解货主之难
随着货主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与业务体量的增加,其在物流管理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盲目扩充物流服务职能,增加企业的投资负担;受自身的规模限制,职能运营效率低;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管理能力低下等。这些问题影响着货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第三方物流凭借在成本、效率、技术、专业、个性、管理、服务、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主企业面临的物流压力。
第三方物流是由产品的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专业化或综合化的物流企业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经由第三方物流网络向供需双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形式。因此,货主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将自身计划拓展的服务职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并不需要自己实际运营,只需提供每次外包项目的费用,从而节约了职能规划、选择、准备到最终实施的资金、人力、时间与管理变动方面的各项成本,减少了货主企业的资金占压。
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还通过集成其他物流服务提供商,或自身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为客户提供综合的服务方案,包括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配送等基本服务和一些增值服务,并从供应链角度对物流进行一体化整合和集成,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
此外,对于实施综合代理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专注于寻找顾客,了解顾客需求,集成服务提供商,进行顾客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匹配,不直接提供实际的物流服务,因此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供应链的集成,管理也更加系统化。
陷服务困局
尽管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优势明显,但其幕后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信息技术应用偏少、资源整合效率不高、运作成本偏高等。
当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已成为制约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仅影响其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影响着其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制约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举例而言,第三方中小物流企业普遍没有配套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基本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因为建设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前期投资大,而且回报周期较长。此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信息化所带来的新管理模式与中小物流企业现存管理模式的冲突,也成为阻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因素。这就极易导致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从而引发货物在途时间长、途中损耗大、运输费用高、便利程度差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难以适应现代物流追求的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成主要有5类:传统的物流类企业、外资来华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由网络公司转化而来的第四方物流公司、中国邮政与铁路空运这一类垄断性物流供应商。在这些已有的众多物流企业中,普遍表现出服务能力不足,资源整合效率低下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服务机能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运作的效率不高、有效服务网络不足、社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是由功能单一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转型而来,除少数企业初步具备了专业化物流机能和柔性化的综合物流能力外,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运输网点不多、综合化程度低、技术服务力量有限等问题。而且,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有的甚至只有1~2辆卡车,运力极为有限,网络运输网点较少,服务设施较差,服务水平也难以提高。
突破发展瓶颈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一直是业内热议的焦点,有专家表示第四方物流或将成为未来物流发展的主流。但作为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基础,第三方物流所遇到的发展问题就需集各方之力进行解决。否则,第四方物流将难以进一步扩围。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间的区别:
(1)服务目的:前者重在降低单个企业成本;后者则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能力为目的。
(2)服务范围:前者主要针对单个企业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等提供物流服务;后者则提供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规范方案,并负责实施与监控。
(3)服务内容:前者重在采购或销售物流系统的设计、运作;后者则着眼于企业的战略分析,业务流程重组,物流战略规划等。
(4)客户合作:前者与企业主要是合同契约关系;后者则与企业为战略合作关系。
如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上,需推进网上信息和商业平台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将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服务提供商联结起来,形成物流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以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与顾客、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三方的相关活动,实现全程管理。
在培养资源整合能力上,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加深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塑造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丰富物流业务种类和服务方式,扩大市场规模和覆盖网络,提供完善的服务方案,提升服务水平,尽量为需求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优质物流服务。
在转换运作模式上,应规避重资产运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多种运作模式,如综合物流模式、功能物流模式、集中物流模式、综合代理模式、功能代理模式和缝隙物流模式等。其中后3种均为轻资产整合的方式,服务的集成程度与服务范围也各自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运作模式,特别是在难以扩大规模,资金短缺时,可以优先选择轻资产的运作模式。
专业化大势所趋
在整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第三方物流的未来走向将影响货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大部分基础物流服务商将立足现状,在其原有的业务范围内,拓展业务范围,加强业务与更多增值服务相结合,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而综合物流服务商,则会对原有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并改革,加大对关键节点的投资和运营能力的整合,主要集中在现代物流服务中的仓储服务、运营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等,从而促进供应链管理水平、运营能力的提高。而且,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领域中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等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增强识辨能力、整合能力、协调能力等,进一步加快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行业变革,使供应链操作朝着扁平化发展,完成了线上到线下的信息对接。通过应用物流信息平台,使运费透明化,便于揽货,也方便线上线下的直接沟通。目前,掌上配货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项增值服务。而且,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信息已经进入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业中,使得第三方物流智能化逐渐提升,更加服务化、专业化、人性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将会逐渐实现智能化运作,全新的物流行业将会逐渐走入生活当中。
制造业、商贸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物流行业更加快速的进步。随着客户的需求方向、需求数量等的差异,第三方物流也对应设计了个性化的物流方案,针对各个集体的不同需求方案,进行了业务上差异化创新。同时,在原有的业务中开拓出新型业务,更加专业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并针对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品牌化及专业化的建立。
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地位将变得更加突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为其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渠道。此外,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商之间的竞合关系,只有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供应链物流公司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的物流网络,不断增强物流的成效,满足更多人的需求。